持續與社會對話
杜瑛秋是倡議者更是永遠的社工師
文字撰寫|賴品瑀
受訪對象|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杜瑛秋
繪人文
人氣(46)
第八屆紫絲帶奬得主杜瑛秋,畢業於社工系所,從家暴婦女庇護所進行陪伴受暴者的直接服務,展開此後多年的社工生涯。在「三張驗傷單才能提離婚」的1990年代,一般人對家暴的普遍認知多是「一定是她(妻子)有錯在先」、「先生有權教訓太太」,就連警察也以「家務事」看待,處理上並不積極。杜瑛秋在服務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個案只剩逃跑一途的無助,更理解到這是整個社會文化的結構性問題,因此,為了打破「法不入私領域」的現狀,她義無反顧踏上倡議之路,以尋求真正的改變。
 
近年的考驗則是「數位性暴力」問題,隨著網路普及、社群平台更多元後,不僅拍攝、散布性私密影像行為層出不窮,更多是「檢討被害人」的網路公審,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據婦女救援基金會的統計,2015至2021年間接獲655件數位性暴力求助案件中,光是去(2022)年1至4月就有70件以上,其中90%被害人為女性。從第一線經驗觀察,當性私密影像遭到散布,若是在國內網站,常趕不上散播的速度;若已流到境外網站,就算報警也難以下架;目前的法規機制及應變速度,較難即時停止傷害擴大。再者,民眾「求分享」、「求上車」等缺乏公民素養的言行,更讓加害人得以此作為威脅、恐嚇,使數位性暴力成為惡性循環。
杜瑛秋解析,修法與加強民眾素養是有效處理「數位性暴力」課題的兩途。在法規面,經民間團體奔走努力,包括《刑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等,都已陸續在2022年展開修法程序,並於今(2023)年2月公布施行。而在素養提升方面,數位性暴力的被害人與過往性侵被害人一樣,常會面臨公眾嚴厲檢討,此外,數位性暴力被害人還會受到「自己愛拍」、「長這樣喔」等品頭論足的言論,造成進一步的打擊,即使未在身體留下外顯傷害,對被害人而言,在影像外流的當下就已構成威脅,後續也會有長時間恐懼與創痛,在精神上所受壓力與傷害並不亞於肢體暴力。
杜瑛秋接受採訪,帶領參觀婦女救援基金會設立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杜絕暴力二次傷害 首要提升公民素養
然而,不論在家暴或性侵害議題中,人們經常會輕易做出「你為何」、「你活該」、「不值得同情」等評論,往往缺乏同理被害人,例如批評遭受家暴的婦女為何不願輕易離開加害人?但其實她們可能是擔憂自己一走了之,攻擊就會轉向兒女才不願離開;又例如指責被害人為何將性私密性影像交給別人,但往往是出於親密感或信任感才會這麼做,而且錯的應是那些取得後任意散布的人。

目前一般民眾普遍尚未瞭解偷拍、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轉發分享等都屬非法行為,甚至很多人習慣將自己拍攝兒女成長過程的影像全放上網路,對日後可能造成的隱私權問題絲毫未覺,這是網路時代必須加強的公民素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