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永遠的充電站 持續陪伴面對原生家庭難題
寄養家庭對於寄養兒來說,是一個避風港、中繼站的存在,陪伴他們等待與準備與原生父母重新共同生活的那一天,然而這一天何時來、會是怎樣的未來卻不一定。例如有孩子不僅原生父親入獄且自身有些障礙,在原生父親出獄之後,幾經評估仍留在寄養家庭長達六七年。
也有原生家庭的父母能做的改變並不大,因此寄養兒回家後等同回到原點,過往的問題仍存在著,面對這樣的孩子,陳瑞陽、蔡秀霞的家門永遠為他們敞開,讓他們可以回來充電。「照顧好你自己,先做能做的事情」,蔡秀霞總是鼓勵孩子先從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做起,盼其作為家中的穩定力量,讓父母心安中尋求進步;他們更鼓勵大一點的孩子積極面對人生,不要糟蹋自己,而是要逐步自立。曾有回歸原生家庭後的青少年不愛回家,反而流連在外遊蕩或去打牌,蔡秀霞總耐心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