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營養及健康飲食支持環境
促進民眾健康
文字撰寫|林恆祐
資料提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話焦點
人氣(36)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於今(2024)年1月3日經總統令公布並施行,成為我國推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等工作最強大的法源依據與後盾,保障國人的健康飲食選擇機會,並確保飲食與營養資訊透明化,以系統性地推動飲食與營養教育,營造正向健康的飲食文化。
 
並與教育部共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及合作訂定「校園飲品及點心販售範圍」、「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將「健康體位」(含飲食及健康體能)列為必要推動議題,在學校課程中納入健康飲食、身體活動,由學校教育建立學生相關知識與技能,發展健康飲食相關教案,製作多項影片、懶人包、學習單等符合學童飲食教育的素材,並配合時事及節日,以新聞稿、記者會及宣傳字卡等多元方式,傳播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防治非傳染性疾病 建立「健康飲食」價值觀
世界各國早將肥胖視為慢性病,肥胖不只使體能衰退還導致心血管疾病、不孕症、癌症及代謝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增加死亡率。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50.3%,因此減重是搶救健康的全民大作戰,而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則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健康署為推動肥胖防治,以實證為基礎,發展「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以及製作易懂的線上教案教材,提升相關人員專業識能,並研擬肥胖防治服務流程,結合醫療院所等相關單位及早介入,協助民眾進行健康體位管理。透過經驗分享工作坊推廣服務流程,強化醫療人員之實務技能。另蒐集民眾常見的疑問,依據不同生命週期階段分類,編撰「肥胖100問+」小冊,提升國人健康體位管理識能。

而為了讓人人都能更輕鬆自然的處於健康飲食環境,也更容易取得健康飲食,健康署推動職場健康促進,與勞動部共同推動「健康職場」,鼓勵職場參與健康職場認證,建構職場健康飲食環境,提升職場形象及員工健康,並由公部門帶頭推動健康採購營造健康飲食支持性環境,也廣納各縣市符合健康元素之餐飲業者,推動縣市建置健康飲食地圖,輔導及推動餐飲業者提供均衡健康飲食,提供民眾選擇健康飲食之機會。

營養師走入社區 打造「銀養樂活」友善飲食環境
因應高齡社會,並配合總統醫療政策、「高齡社會白皮書」及《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健康署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營養照顧服務體系,補助及輔導地方政府設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聘請專業營養師走入社區,提供長者在地化的營養服務。

在各地方政府與社區營養師的努力下,提供予社區民眾多元的營養服務,包含提供國民營養教育和諮詢、推動健康飲食行為改變、強化社區營養支持系統和輔導社區據點或餐飲業者提供營養均衡餐食等服務項目,更結合跨領域資源、發展在地特色,例如臺北市安排大專校院營養科系學生進行社區見習或實習,以青銀共學情境來培養專業人才;新竹縣製播國語、泰雅語及客家語版「我的餐盤」帶動跳營養宣導影片,使服務跨越語言隔閡;臺中市以舉辦「異國風情新食代特色料理食譜徵稿」活動,共同提升長者與新住民為主照護者的營養與健康識能,同時讓跨國界多元創意靈感豐富銀髮餐食。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