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宏指出C肝的盛行率有地域之別,臺北市1%左右,但雲嘉南等中部縣市卻高達7%到10%,主因在以前醫療資源不均,過往中南部曾有多起共用針頭等醫療器具的事件,甚至曾有因為診所讓病人共用一組點滴而造成群聚感染的憾事,因此高盛行地區更需要加強篩檢,及早找出C型肝炎患者進行治療才能根治。高嘉宏指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組成行動醫療團隊,以醫師主動出擊來彌補民眾就醫與接受篩檢的不便,再者,向民眾苦口婆心宣導肝病為傳染病,接受篩檢不僅守護自身健康也是保護家人等衛教行動也需持續。
從2023年「地方推動者B、C肝篩檢推動績優獎」中,也可看到有醫院積極結合鄉里、配合基層診所推動全面篩檢計畫,亦有里長積極尋找資源舉辦多場篩檢活動,甚至主動協助衛生單位追蹤與溝通檢查結果異常卻不願就醫的里民等熱血行徑。在眾人合力下,目前全臺完成B、C肝篩檢的民眾已逾500萬人。
高嘉宏呼籲,曾有接受輸血、非安全性行為、穿耳洞刺青、或曾與人共用針具、刮鬍刀等用具者,與家族內曾有B肝帶原者的民眾皆屬高風險族群,應積極參與篩檢,因為肝的確是「沉默的器官」,肝病初期的疲倦等徵兆常被忽略,出現黃疸等明顯症狀時往往已是肝病晚期,目前最有效的發現方法即是篩檢。再者,針對藥癮、男男性行為等特殊族群,宣導安全性行為、發放針頭等減害措施、提供匿名篩檢等。全民一起避免接觸危險因子與進行肝炎篩檢,又篩檢陽性者及早就醫、定期追蹤及治療,更是根絕病毒性肝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