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實證研究 強化宣導改變民眾觀念
方俊凱坦言,在實務上會發現一個衝突,全民健康保險認為飲酒是個人行為,不會給付戒酒的相關醫療措施,但卻給付喝酒喝到肝硬化的治療,由於醫療行為會影響臨床醫師與基層研究單位的研究方向,自身在戒酒領域耕耘20多年,相關資源卻相對少,「要改變民眾觀念,要有足夠證據來做好的衛生教育」。
他認為,臺灣公共衛生做得好,是因為累積很多本土實證經驗,像是戒菸、戒毒、糖尿病防治等,公衛部門基於事實跟實證來推動公共衛生教育、讓民眾獲得相關資訊,國內去年開始建議安全酒量,這將會是一個參考點。他指出,日本已經做出飲酒建議量的實證,也就是飲用多少量、多少次就有致病、致癌風險,「臺灣民眾知識水平已經提升,他們不是不想改變,而是不知道為何要改變、或是只能喝多少量,這裡都要有實證的東西告訴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