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照顧者的希望火光
泰國籍照顧服務員何西利
文字撰寫|洪維珣
受訪對象|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附設嘉義縣多加居家式服務類
     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照顧服務員 何西利
繪人文
人氣(23)
在嘉義縣東石鄉社區服務18年,第七屆社區金點獎獲獎人、泰國籍照顧服務員何西利用著她充滿活力且樂觀的態度面對長者,不僅在服務過程不斷鼓舞受照顧的長輩,更獨創中、泰文雙語言版本的照顧手冊,用熟悉的泰文當作索引,開始一字一詞地紀錄各項照顧服務的專業知識,體現「協助他人有成就、造福自己」的價值。
 
協助個案家庭喘息 重拾生活步調
另外一個令何西利印象深刻的個案也是一對夫妻,案家先生本身有腦傷、重度肢體障礙,妻子許小姐(化名)則患有小兒麻痺症,還有一個罹患肌肉萎縮症的兒子,導致全家的照顧壓力與負擔相當大,再加上許小姐的婆婆長期對許小姐的不認同,讓她對於前來居家照顧的何西利有非常強烈的防衛心。

何西利表示,居服員督導(以下簡稱居督)安排好個案,首次領著她家訪的時候,一踏進門能感覺許小姐強烈排斥的態度,不論做什麼都會先被懷疑,甚至對她的照顧服務沒有信心,「我那時候也很難過,但居督一直在我旁邊鼓勵」。何西利以樂觀真誠的態度,在服務過程中展現專業的照顧技巧,終於打開了許小姐的心房並獲得信任,甚至後來,許小姐可以完全放心地讓何西利獨自照顧個案,不必一直在旁邊監督,她能外出處理事務、找朋友、學才藝,甚至回娘家得到喘息放鬆。

個案的家人透過居家照顧服務重新掌握生活步調、找回自己的人生,何西利說,許小姐因為這些介入照顧很感動,在居服員督導的鼓勵下,後來也加入居服中心擔任送餐志工,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
居服員在個案家中提供備餐及協助進食服務(示意圖)。
樂觀面對工作 向長者學習人生歷練
居服員的工作主要是在協助個案處理生活瑣碎的事情,而不僅限於身體上的照顧,這讓居服員成為臺灣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螺絲釘之一。何西利個性相當樂觀積極,她總是騎著機車前往服務個案家中,推開門,一句「我來了」,就啟動了她在個案家中忙碌的照顧行程。

何西利以自己為例解釋,在個案家中停留時間不長,安排在上午的服務大約是1小時,下午則是2小時,由於每名個案的狀況不同,不論是從清理環境、煮食備餐、餵食餵藥、協助如廁或沐浴等,不同個案都會有不同情況。例如「移位」這個動作,聽起來簡單,卻不能小看,何西利說,如果沒有受過訓練或是跟個案默契不好,在協助移位的時候,很容易雙方都會受傷。

在與這些長輩的接觸中,身為新住民的何西利也慢慢學會說台語。她笑說,一開始不會講、也聽不懂,但「不懂就多講幾遍」,她也因為對服務的長輩充滿愛心與耐心,聽著這些長輩一次又一次說著人生的故事,讓她從中學習到自己人生沒有的經歷。
親和力十足的何西利總是與照顧的長輩談笑風生,彼此建立深厚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