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老人整合門診
金門醫院醫師何丹妮返鄉注入新活力
文字撰寫|林松嫣
受訪對象|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家醫科醫師 何丹妮
繪人文
人氣(6)
金門醫院醫師何丹妮為第九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閃亮新人獎」得主。她在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返回家鄉,在金門地區與當地其他醫事人員攜手開辦及推動老人整合門診,提供多重用藥整合、營養諮詢、長照需求評估之一站式服務;同時在COVID-19疫情期間協助防疫,支援地區機場落地快篩、固守防疫旅館及專責病房,替金門居民的健康把關。
 
運用健保雲端藥歷 解決多重用藥疑慮
何丹妮解釋,在健保制度下,民眾就醫變得相當方便,也會變成民眾(特別是長輩)只要身體不舒服,很快就可以去醫療院所取得藥物,「目前這是非常難去處理的和解決的」,因為需要確認長者是否按時用藥以有效控制慢性病,讓醫師在看診時必須要用更多心力去確認診者的用藥情況,避免發生藥物交互作用或增加跌倒風險、急診就診與住院的機率。

「我覺得這一塊是臨床上可以處理的。」何丹妮指出,在整合門診中,透過健保雲端藥歷查詢病人所有用藥,並藉由門診轉介藥師諮詢,由藥師協助確認民眾的用藥狀況與藥物交互作用,同時與長照資源連結,由長照對口的護理師評估長輩的生活狀況,包括交通、做家事、理財等日常生活功能評估,另外也搭配一位營養師對長輩進行糖尿病或是飲食衛教。

與臺灣本島地區不同,何丹妮認為,金門離島地區在衛生局等相關單位的努力推廣下,長照資源的可近性比本島更好,這也讓很多長輩知道政府有提供這些居家照顧服務,所以透過整合門診的轉介長照護理師去評估後,發現不少長輩已有長照資源介入,僅需針對服務項目做簡單的提醒,例如可以申請輔具、進行居家環境改造或交通接送等,讓長輩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
何丹妮帶領門診護理師教學。
離島醫療量能不足 齊心堅守防疫
COVID-19疫情在2020年開始威脅臺灣地區,離島地區因為醫療量能較不足,外界對於離島防疫更是加倍謹慎小心。何丹妮回憶,在疫情之初,縣政府決定開始執行機場落地快篩,希望能在疫苗覆蓋率到一定水準之前保護離島鄉親的健康,由當地診所醫師與金門醫院醫師輪流於現場支援,「因為在金門當地如果確診者需要轉診就必需進行空中轉診,但要在隔離的情況下進行會變得非常困難,再加上一開始的原始病毒株的重症率較高,故大家特別小心」。

金門縣直到2022年3月31日才出現首例COVID-19確診案例,之後開始接連出現確診個案。何丹妮表示,一開始為求謹慎,醫院收治所有不分輕重症的確診者,這也讓醫院必須要投入大量的醫事人員,她在這時候也加入了專責病房的行列,一邊進行治療、一邊觀察確診個案的病況走向,後來因為確診量大增,院內30餘床的床位全滿,衛生局也因此調度警光會館成為加強型防疫旅館,2022年5月開始進行輕重症分流,由加強型防疫旅館所收治輕症患者,金門醫院收治病況較嚴重的患者,後來政府也開始讓輕症者居家隔離,舒緩了不少專責病房及防疫旅館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