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肥胖比例高 肥胖成為新慢性病
瞭解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可以判斷體位是否健康的一種方式,BMI≧24kg/m2 代表體重過重,BMI≧27 kg/m2 代表肥胖。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50.3%,全球肥胖盛行率亦不斷攀升,世界各國早就將肥胖視為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會導致各種代謝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及心血管疾病、不孕症、癌症等,並會增加死亡率。
脫水不減脂 斷食法易復胖
國人肥胖比例高,也讓「減重」成為全民大作戰。不少人選擇透過強力斷食的方式,讓身體在攝取不到熱量的狀態下達到減重目標。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健康署)表示,民眾若選擇長時間斷食,身體在不吃東西的狀況下,由於肝醣大量分解造成的脫水現象,剛開始體重會下降得很快,「但這不是真正的消耗脂肪」。
若以節食或極低熱量飲食的方式進行減重,肌肉的蛋白質容易被身體當作正常生理能量供給來源,造成肌肉流失而減少基礎代謝率,恢復一般飲食就容易復胖,也就是出現「溜溜球效應」。
生酮飲食不利長期健康 餐盤飲食法講究均衡
近年來國人健身風氣盛行,不再像過往追求瘦如竹竿、排骨的身形,也開始效仿國外的各種飲食方式,而生酮飲食就是其中蔚為風潮的飲食方式之一。生酮飲食的減重原理,主要是透過降低醣類攝取,讓身體在無醣可用的狀況下,轉而燃燒體脂肪來產生能量,結果會伴隨酮體產生;而酮體本身有抑制食慾的效果,再加上酮體造成的滲透性利尿,導致脫水、體重短暫減輕。
必須留意的是,生酮飲食並不是一種正確的減重方式,因為在排出酮體的過程中,鈣也會由尿液大量流失,所以糖尿病、腎功能不好、容易腎結石、缺鈣者不宜採用,而且無節制的攝取肉類,對高血脂、痛風的病患也不適合,再加上這種飲食方式違反健康飲食原則,容易使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纖維攝取不足,不利長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