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社區 志工老化成為最大難題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社區是典型的農業社區,陳朝焚指出,受惠於濁水溪上游未受污染,農作物品質一直很好,在社區有臺中農產運銷合作社經營的集貨場,直接把農穫送到臺北農產市場,由於產銷做得很好,所以農友願意繼續留在這裡經營,且開始轉型,「這裡芭樂品質很好,以及火龍果也發展很好,當地研發出來的柑橘類,像是茂谷柑、佛利蒙柑等」,在農技發展具有相當的水準。
居民們平時投入農務,陳朝焚坦言,一開始為了社區工作找到志工真的很困難,因為大家還是優先選擇生活,也就是選擇先填飽肚子、再從事公益,隨著社區的經營慢慢成熟,大家知道經營社區工作是為了整個社區,所以慢慢有志工參加。
隨著人口老化、志工也開始老化是社區工作面臨最大的挑戰。陳朝焚解釋,很多志工在70、80年代加入,持續服務了將近20年,這些志工也從50、60歲變成80、90歲,再加上農村外流人口與日俱增、志工高齡化更加嚴重,高齡的志工最大優勢是熟悉社區,對社區一草一木,如數家珍,只是有些事情沒辦法像年輕人一樣俐落。
開辦四菜一湯 讓長輩有一頓溫暖的餐
臺灣社區在發展時,多會遇到人口老化、農業區資金較為缺乏、社區人才不足等問題,竹山鎮富州社區也不例外。陳朝焚指出,長輩的需求與照顧問題都是社區最關注的,在2001年投入老人服務,2006年開辦「四菜一湯」,也就是固定在社區中心準備週一至週五的中餐,邀請社區長輩來集中用餐或送餐,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間斷。
陳朝焚解釋,富州社區在921大地震之後,人口從1,000多人逐漸外流到剩下600多人,其中65歲以上近200人,所以社區工作以照顧長輩為最大重點。2005年投入長輩照顧之後,向中央申請送餐補助,當時只補助廚房設備,在紫南宮協助提供食材下,送餐服務從60位長輩開始,後續在外遊子也看到社區在照顧他的家人,開始有更多的回饋,包括捐米、捐物資,甚至還有人捐經費,就這樣一點一滴地辦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