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新法上路
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
文字撰寫|洪維珣
受訪對象|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吳昭軍
享新知
人氣(31)
菸害防制法新法今(2023)年3月22日起施行,為了因應電子煙、新類型菸草產品,這次修法重點包含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及其必要組合元件、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擴大室內外禁菸場所、加重相關罰則等,希望透過嚴管,來降低菸害對國人健康的影響與威脅。
 
國人十大死因大都和吸菸有關,包含癌症、心臓病、中風及慢性肺部疾病等。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主要危險因子,佔癌症死因的30%,吸菸更是致癌的主因之一,菸草中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和化合物,其中數百種是有毒的,至少有93種已知的致癌物。

菸害防制工作奏效 成人吸菸率降幅36.1%
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健康署)最新「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統計,1997年實施、2009年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以來,主要政策專注於執行大部分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禁菸、菸品容器開始標示警示圖文,同時善用菸捐推動二代戒菸全面多元服務及各項健康措施,在各項策略的推動下,成年人吸菸率由2008年21.9%降至去(2022)年14.0%,降幅高達36.1%。

從性別與年齡交叉比對後,顯示我國男性的吸菸率,約由18歲以後逐年齡攀升,約至40至49歲年齡層達最高峰,平均每4個男性就有1個吸菸;在女性吸菸率方面,以40至49歲年齡層為最多,約每21個女性就有1個吸菸,年輕男女性在成長過程養成的吸菸習慣之問題,值得重視。
衛福部長薛瑞元(中)與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右)一同出席記者會,宣導「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
電子煙、新類型菸草產品陸續出現 菸害防制工作遇挑戰
近年來更因為電子煙、新類型菸草產品的出現,讓菸害防制工作遇到挑戰。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菸害防制法實施之後,確實達到效果,但是在2017年之前,市面上出現了所謂「電子煙」,當時已經著手擬訂規定來管制,但「加熱式菸品」尚未興起,所以當時的修法草案未納入此一新類型菸草產品,也因為菸害防制法對於電子煙、加熱式菸品等管制沒有法源依據,在執行防制工作上就有困難,讓菸害防制法工作遇上很大的挑戰。

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電子煙使用率由2018年0.6%增加至2020年1.7%,2022年下降至1.4%,其中以40歲以下為電子煙的主要使用族群,又以30至39歲男性(3.6%)、18至29歲女性(1.6%)最高。年輕族群使用電子煙的原因,以「好奇」為主,占36.8%,其次是「身上才不會有菸臭味」與「受朋友影響」。另,18歲以上加熱菸使用率2022年為0.4%,略較2020年0.5%下降;加熱菸的使用者,有33.1%是因為「身上才不會有菸臭味」,其次是「好奇」以及「覺得健康危害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