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這門終生課題,雖然永遠不嫌晚,但越早開始練習越好,因為感受是很主觀的,就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管是身體的知覺感受,還是內在的心理感受,都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真正的感覺,即便已經知道覺察的必要性,但因為沒有人知道另一個人真正的感受,因此該怎麼教孩子覺察也成了難題。
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駱郁芬表示,其實兒童時期家長便可以從最單純的關懷開始做起,例如一句「你喜歡嗎?」、「感覺舒服不舒服?」引導孩子先從二分法開始逐步辨認自己的身心狀態與情緒,再逐步引導排序強度、辨識情緒,並嘗試解讀。過往沒有這些互動基礎的親子,突然要談感受,孩子可能不太願意,此時不能操之過急,若孩子以「隨便啦」、「我沒差」等消極言詞相應而不願多談,便顯示他已經處於較為封閉的態度,就先不要追問太多,尤其要忍住下指導棋的衝動,讓自己是一個陪伴的角色,一切等他準備好再來談,否則越急切只會讓孩子愈抗拒。
青少年腦內升級釀風暴 「大破大立」打造新我成長
駱郁芬指出,不少大人對青少年的印象是「叛逆」、「憤怒」,但這是因為人類在進入青春期時,大腦正在猛烈的「升級」中。不只是外觀上第二性徵漸漸顯現出來,腦部快速發展也會捲起巨大風暴,因為大腦發展的關係,青少年有冒險的傾向,且情緒變化快、強度強,但負責控制衝動和做計畫的前額葉皮質區要一直到20-25歲時才會成熟,因此容易讓人有「做事衝動、不經大腦」的感覺。
就如一個小房間要拓建成一棟大房子,不免要敲敲打打,以探看哪些牆可以敲開,哪些樑柱必須保留,駱郁芬直言,處於這樣「大立大破」的階段中,青少年的「叛逆」是必然的,因為不停的挑戰與冒險正是其需求,在這一連串的挑戰過程中,孩子將學習社會的倫理秩序,更建構自身的認同與價值觀。然而辛苦的是,這階段的他們卻同時也面臨學習壓力,需要長時間待在學校中,被既有的框架壓抑著,因此他們會不斷挑戰師長及其所代表的規範,也在同學間的人際關係中,不斷嘗試與建立社會次序。
撕開「憤怒」標籤 攜手青少年正視情緒與身心狀態
也因此,以「憤怒」這個標籤來詮釋青少年不僅不公允,更無助於處理問題。駱郁芬解釋,在看似憤怒的行為背後,可能是因為青少年無力辨別自己的不舒服究竟為何,也許是來自傷心、委屈、失望、自責、羞愧等感受。再者,也是因為有外顯的發洩與破壞行為時,師長較能察覺孩子面臨問題,並企圖管理他們的行為,然而若只是想強硬壓抑這些行為,卻沒有試圖理解情緒背後的狀態,僅從外界籠統都解讀為憤怒,那麼只是徒增他們更多壓力,無助於解開問題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