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聖峯指出,小芬參與小作所後,小芬媽媽得到喘息並在職訓後逐步回歸職場,在麵店服務、務農外,也擔任國小志工和社會交流正能量。而訓練小芬自行前往小作所過程,從必須有人陪伴、要在兩端車站接應,再到小芬可以自行出門、搭車、下車前往小作所,不斷進步讓大家相當欣慰。
他們更從一次出錯中學得更多經驗。當時一名理解小芬狀況並協助留意的公車司機調班了,結果讓小芬默默坐到終點站,這個失誤讓他們與交通旅遊處展開更密切的合作,並透過專案處理小芬的交通需求,共同為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撐開守護網。
「協作服務模式」支持彼此 攜手面對社會
衛福部2021年起推動「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鼓勵精神障礙者發展互助社群,數量從第一年的4處逐步邁向2025年49處的目標,屏東亦開辦「屏陽會所」及「一座森林會所」兩處,提供精障朋友可以定期聚會的場所,並在活動中建立社群支持網絡,穩定日常生活。
林聖峯直言,「不定時炸彈」等污名常阻礙精神障礙者在社區立足的機會,即便目前縣府要尋求服務空間,仍不免遇到少數居民激烈反彈,甚至以「會傳染」、「會打人」等抗拒溝通,然精神障礙者樣態多元,對精神障礙者而言,藥物控制當然有幫助,但加強其與社會連結更是回歸社會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