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輔助串起連貫照顧
臺北市行一診所醫師張凱評
文字撰寫|林松嫣
受訪對象|臺北市行一診所醫師 張凱評
繪人文
人氣(10)
居家醫療大多必須與通訊診療搭配,以達成連貫性的照顧,提高在宅的生活品質。臺北市行一診所醫師張凱評分享近年居家醫療以及陸續搭配使用通訊輔助的心路歷程,在通訊科技爆發的時代,他樂見科技對於醫療服務的刺激,但同時也盼望別在科技中迷失,「人」才是大家努力的主體。
 
從「居家醫療」領域 找到努力的方向
走入居家醫療領域、並成為推動居家醫療的重要倡議者之一,臺北市行一診所醫師張凱評笑說,曾經一度想放棄醫學系轉到物理系或社會系,也演出家庭革命,當時他已經堅定信念,如果要當醫師,自己想要成為一位一腳跨在醫學領域內、一腳跨出領域外的醫師。

張凱評表示,在醫學系五年級時,受到嘉義縣新港鄉醫師陳錦煌投入社區的啟發,才找到他心中的「醫師」模樣,也開始跟著思考「我只是要當在後面開藥的人嗎?」因此,他下定決心要當一個走入社區的家醫科醫師。

當醫師走出醫院,又該如何以家庭醫師的身份走入社區?張凱評指出,那一把關鍵的鑰匙,是與在宅醫療學會的同好們,發現日本未來將推行的,在醫院與門診醫療以外,這種到家、到機構的服務模式,「覺得可以(在臺灣)做」。

新模式推廣不易 屢遭病人婉拒
張凱評決定留在臺北市行醫,先是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當時的總院長黃勝堅下,在臺北市推動居家醫療,之後到內湖育睿診所與醫師賴曉虹共同發展,最後決定開業。「要取得(民眾)認同還是很困難」。他說,當時與里長、醫院同仁在較困頓的區域挨家挨戶地敲門,試著主動開發是否有個案或家庭需要到家醫療服務,「那閉門羹吃慘了」。

「我們想提供這項服務,跟大家認為這項服務是需要的,是兩回事。」他坦言,因為臺北市醫療資源豐富,就醫習慣也變得多元,也就是民眾習慣去不同醫院掛號不同科別,如果要打破這個習慣,告訴他們醫師會來家裡看診、可以減少很多奔波,「就算他們覺得不錯,但不一定會接受」。

張凱評說,當時一直在努力找到醫病關係的信任、以及讓長輩願意嘗試的契機,「當時可能敲了100個家庭的門,有90個都說不需要,真正留下來的大概就10個」,即使跟他們說不用付費,長輩們也會婉拒。

找到服務目標群體 積極建立醫病互信
「如何讓他們覺得這件事情有價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指出,經過摸索後,發現了有一群人他們迫切需要居家醫療的協助,也就是家中長輩一年內多次進出醫院急診、多次住院,但同樣的事情在回到家後又一再發生,家屬不知該從何預防或該如何解決,只能在每次病症發生時反覆帶長輩求助醫院,「這種人因為經歷了反覆求醫的過程,意識到只想著去醫院並不是一種好方式」,就會變成居家醫療主要提供服務的對象。
醫師張凱評由於在「在宅醫療服務」領域的成果,榮獲總統頒發2023社福貢獻獎「在宅醫療服務典範」。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204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
886-2-8590-6666
Copyright2024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