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更重於指導 到宅一對一新模式
據衛福部統計,臺灣去(2023)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共5萬6,796件,其中1萬2,646件經調查評估後列為保護個案,受虐類型包括:身心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目睹家暴、遺棄等。
這些案件中,被害人年齡小於6歲者計2,868件,其中3歲以下1,202件,占41.9%。由於在0至3歲的大腦發展階段,兒童與照顧者間的互動不僅影響兒童身心發展,更牽涉到未來的人際關係發展與社會適應,因此衛福部突破過往向施虐者提供諮商輔導或一般親職教育課程的作法,引進國外SafeCare、NFP(Nurse Family Partnership)等方案,給予到宅一對一指導,在服務過程中承接與理解家長的生活壓力與管教情緒,幫助家長學習情緒調節,藉此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一起觀察孩子的行為或特殊性,拓展家長對孩子行為的理解,同時藉由親子按摩、共讀、共遊等活動增進親子互動與情感,從日常生活脈絡中陪伴照顧者找到適合的教養方式,以減少不當管教風險,阻斷暴力的代間循環,更協助兒童與照顧者建立正向互動關係。
陪伴照顧者處理情緒 累積教養經驗
照顧者為何會成為施虐者?主要原因為缺乏親職知識、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負向情緒行為特質、親密關係失調。因此要幫助他們走出習以為常的打罵教育模式,不僅要充實育兒知識,也要讓他們從內而外長出能力,這正是「賦能」二字的關鍵所在。
研究顯示,0至6歲的兒童若能與照顧者發展早期正向經驗,對往後的人際關係發展與社會適應有正向助益,尤其0至3歲正處兒童大腦發展階段,照顧者與兒童的互動關係影響其整體身心發展甚鉅。綜整國內外親職教育方案的經驗,若能在兒少保護家庭日常生活的脈絡中,透過立即的邀請、引導與示範,引導照顧者反思、理解兒童的行為,讓照顧者以新學習到的方式取代舊有教養方式,將有助減少不當管教風險。
因此,衛福部補助各地方政府召募、訓練親職引導員每週到宅1-2次,至少服務3個月,在家庭的生活情境中以一對一的方式陪伴家庭,深化父母或照顧者親職技巧與因應,讓需要服務的兒童保護家庭得到妥善照顧,預防兒童虐待事件再發生。在這段歷程中,處理照顧者的內在情緒問題是最優先也最關鍵的課題,要陪伴其覺察自我與原生家庭的議題,瞭解自己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情緒被引發的關聯,以理解情緒脈絡,減少遭莫名情緒的影響,進而在衝突當下做出對孩子有利的選擇。